通脹大流行Inflation Pandemic
繼2019年新冠肺炎病毒全球大流行後,我們正開始面對另一方面的大流行──全球通脹大流行。[1]
繼2019年新冠肺炎病毒全球大流行後,我們正開始面對另一方面的大流行──全球通脹大流行。[1]
回想移民初初幾天真的忙透累透,帶著12小時的時差日夜顛倒的精神狀態辦理許多非常重要的事,包括申請各樣證件、開銀行戶口、簽租約、申請電、網絡、電話服務……、帶孩子們往所屬學校報到和購買簡單電器家具和日用品,根本沒有時間看網評(review),亦不懂得原來美國人很喜歡看和寫產品或服務網評。
自幼就喜歡種植,無論是花是瓜是菜,甚麼都嘗試去種,喜歡種植因為喜歡經歷神蹟。每撒下一粒種子就是撒下一個期望,期望會有成果。可是,由種子到幼苗到收割,都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要有成果就像期盼有神蹟出現一樣。
很多年前,一位在癌症醫療中心工作的朋友告訴我們,很多癌症病人只會在用盡了醫療保險可以保障的限額前,接受癌症方面的治療,之後就回家讓其自然發展。
11月11日是美國退伍軍人節(Veterans Day),這個日子讓我們特別懷念於二次世界大戰時被徵召入伍的外祖父,他為了養妻活兒而離鄉別井,一輩子在太平洋的另一邊過著單身的生活。他留給我們一輯參戰前穿起帥氣美軍軍裝的照片,每年在這天我們都總特別的想起他。
六星期可以成就些甚麼事?對農夫來說,一粒撒在土裡的節瓜種子可以長成有幾株側枝的壯苗、一個冬瓜由成功受孕到長成和可以收割。對學生來說,可以完成一個計學分的暑期網上課程。對學車人士來說,六星期可以考到私家車車牌。關鍵六星期原來還可以挽救一個無辜的生命?
最近我們參加了一個葬禮,送葬的人坐滿整個崇拜禮堂,好像已完全忘記了疫情。會場一片黯然神傷,直到家屬播出一段離世者生前拍下的惜別短片。開場白和劇集一樣,離世者對著鏡頭說道:「當你哋睇到呢段片嘅時候,可能我已經唔喺度」。來賓沒有嚎哭,反卻被她的微笑、甜美的聲音、精神奕奕的面孔和鼓勵的說話所安慰,知道她滿心平安地離開,將來天家亦可重聚,參加喪禮的人都釋懷了。
不知疫情何時受到控制?我們該如何努力適應疫情下的各種生活新常態?這種挑戰要維持多久?有沒有良方可以推動我們「疫」來順受、「疫」水行舟?
從天氣預報中,我們知道2021年2月14日將會是一個特別的情人節。
情人節黃昏開始落霰,一粒一粒的落在耗盡心力搭建的菜田上。人真是多麼的渺小,甚麼偉大的建設可以一夜化為烏有!
年近歲晚,中國人喜歡大掃除,執拾出來無用的東西,應該怎樣處理?剛抵達美國時,接待我們一家的教會弟兄姊妹最喜歡帶我們去Garage Sale、Yard Sale、Moving Sale或Estate Sale(住戶將家中二手物品放在自己的車房、院子等地方出售)。他們常常去,暑假時差不多每星期六都會四出尋找有二手東西賣的地方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