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隱
打擊「起底」行為
無所遁形的足跡
沒有免費午餐
網上起底
梁振英貼18被控教師資料 許智峯擬私隱署投訴 | |
(明報.14-10-2020) |
再思處理自殺新聞的原則
21/06/2018
對於近日發生的屯門三屍慘劇,筆者深感哀痛。對於有部份報道將三名死者的樣貌公開,並使用「女疑兇」一詞去描述懷疑自殺的那位女死者,並將事件定性因為她飽受濕疹困擾才導致慘劇發生,筆者感到這種做法並不恰當。
覆水難收的性短訊
10/07/2017
根據《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製作、複製、發佈、管有兒童色情物品,皆為刑事罪行,最高可判監8年及罰款200萬元。
網絡直播的道德爭議
28/04/2017
網絡直播自從去年在facebook開始出現,各大小平台也加入直播功能,此功能才出現一年,便有人直播自己殺人、強姦、侵犯別人的過程,[1]又有人將之用作工具,用色情引誘人,之後進入一對一的私人即時祼聊頻道中。
手機文化對青少年影響調查報告
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
手機文化對青少年影響調查報告
下載報告
「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由多個教育、宗教、家長教師會及社會服務團體組成,為青少年能夠有一個免受不良傳媒資訊影響的健康成長環境而努力,,自零二年開始,我們每年均推行香港傳媒生態調查,以反映教師、社工、家長及中學生對傳媒各種問題的意見。2016年10-11月,進行了有關手機文化對青少年影響的調查,成功訪問了近一千名中學生及青少年,希望能反映他們使用手機的情況(有效問卷為992份)。
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 【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環境】
小心保護自己 免落入網絡欺凌
29/12/2016
網絡自由度高,相比起面對面的溝通,人們似乎比較容易隔著螢光幕,於網絡評論時事及人物。但有時可能會過了火,傷害別人,成了網絡欺凌;或燃起火頭,被人追擊和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