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溝通

保護幼童身體 從衣飾開始

熊嘉敏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3/01/2020

活潑好動的小朋友外出時四處奔跑,喜歡爬上爬下,玩得累了便張開雙腿席地而坐,完全不為意(或者不在意)自己走光;有些家長見小朋友在公園玩得滿頭大汗,索性把他們的上衣脫掉,讓他們赤裸上身;有些女孩子會把裙子當作扇子般上下撥弄,以小朋友獨特的方法來降溫;有的小朋友會故意把衣領拉低、掀起上衣,然後哈哈大笑,覺得這是有趣的舉動。

與在學青年同渡成長壓力

郭卓靈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9/08/2019

每年的8月中旬,面對著新學年、新挑戰快要開始,學生們應該都會有點緊張,感受到壓力吧。相信未開學之前,家長們心中都可能開始籌算著應如何幫助子女一同預備及面對開學的挑戰,如何關心子女的情緒健康。

一種慢慢被轉變的氣氛

郭卓靈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24/07/2019

昨晚(元朗西鐵站襲擊事件後的晚上)看到一位好友在臉書的一篇分享,他說他日間穿了一件自己很喜歡的白色T裇出外用膳,無論他走在街上、餐廳用餐或到店舖中選看白色或黑色上衣,都被人「眼望望」,上下打量。其實他也有分享到自己也有看其他人在穿甚麼顏色的衣服,大家走在街上,「從不同的人眼中感受到很複雜的感覺,好像包含了懷疑、距離感、猜疑、不信任……」

青少年的網絡欺凌行為

郭卓靈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21/01/2019

「學生能在校園內開心學習,互相幫助、支持……」這種充滿愛的場面,我們當然樂於見到,但不少調查卻指出校園、青少年之間的欺凌行為並不罕見,而香港中學生稱曾遭同學欺凌比率更是世界首位,[1] 十分值得我們關注。

在愛情路上持續學習

郭卓靈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28/12/2018

教會中可能有不少單身的弟兄姊妹想學習建立關係及結識異性,過往亦有好些傳道同工會籌劃一些聯堂活動,讓來自不同堂會的弟兄姊妹學習戀愛技巧,並透過活動互相認識。好好戀愛學堂堂主任杜婉霞(Joanna)曾為這些教會活動提供培訓及於當中分享。故我們是次特意訪問她,讓她分享她的實際經驗,並給予教牧同工一些建議。

打開南亞裔這「封閉」的社群

李卓乘
明光社項目主任
13/11/2017

大部份香港人一聽到「南亞裔人士」這名詞,都會有類似的想像:黝黑的膚色、在地盤工作、操帶有口音的廣東話或根本不識粵語,也許還認為他們都有點粗魯及有體味。「危險」,大概就是一些香港人對他們最簡潔的總體印象,有時只要在報紙上看到「南亞裔」三字,很容易便會聯想與罪案有關。

全城褪網運動 2017

舉辦日期: 
03/12/2017

全城褪網運動自2015年開始,目的是利用褪網騰空的時間,與親朋好友相聚,或者透過默觀,思想自己的生命。今年是第三年的褪網運動,主題為「褪網一夜,共聚天倫」。我們誠意邀請貴校參與,發出通告呼籲家長於2017年12月3日(周日),晚上與子女一起,來一次不用任何方式上網的褪網晚飯,並在過程中面對面分享、溝通,一起在褪網運動中,有經歷「上網有時,褪網有時」的樂趣。

成為支持機構、學校、家庭,請填以下表格

愛神便不能愛潮流嗎?

生命倫理對談第四回
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9/08/2017

講員:張志儉博士(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高級講師)

潮流一定不好嗎?身為基督徒只可以愛神,不可以欣賞潮流嗎?我們如何學習欣賞潮流,甚至如何善用它成為與年青徒信溝通的橋樑?7月6日的晚上,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高級講師張志儉博士與大家一起分享他「追」潮流的心路歷程,從而為大家回應上述的問題。